假如說體育產業這幾年的發展是在蒙眼瘋狂的話,那么電競行業的發展絕對可以用野蠻增長來形容。
2015年,國內電競市場規模達到375億元,2016年達到500億元,2017年達到770億元。一年來,國內電競市場的規模已達到1000億元,而最新的數據顯示,其規模已突破千億元。
在未來的幾年里,將會有成倍的穩定增長,讓大家感受到電子競技的神奇。這種發展趨勢,遠不是父母所能控制的。四月份,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公布了13項新職業,其中就有電子競技與電子競技兩個與電競相關的職業,這份文件的出臺,可以說是徹底攻陷了阻礙電競發展的最后一道防線。


政fu的大力支持,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,立刻催生了一個千億元市場。由于在傳播、普及、社交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,電子競技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加入,特別是95后,他們不僅是電競愛好者,更是一群愿意為此“燒錢”的忠粉。據天貓發布的第一份“95后游戲玩家”排行榜,在95后最愿意燒錢的人中,游戲玩家最喜歡燒錢。
一場即將在上海舉行的賽事,據電競玩家透露,這場比賽目前一票難求,他輾轉問到一只黃牛,門票已從原價2999元炒到8000多元,賽事熱度可見一斑。
根據央視財經“交易時間”欄目公布的數據,2019年上半年,我國電競市場實際銷售額達到513.2億元,增長22.8%,電競從業人員人數超過44萬人,也在預示著電競市場的蓬勃發展。
面臨著這樣一個巨大的市場,人力資源部門發布了《新職業——電子競技選手就業景氣狀況分析報告》,指出未來五年內電子競技人才需求還需要近兩百萬人。
在這種情況下,國內企業也早已在這個大蛋糕上做好準備,開始布局游戲市場,而網易游戲總裁丁磊在近日宣布:投資超過50億元,在上海青浦建立一個電競生態園。
在所有的行業中,電競似乎都成了一個行業,該如何抓住這個機遇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