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?
第一大誤區:被動學習從小到大我們已經習慣了別人給我們傳授知識,被動的學習,老師怎么講我們怎么學。在工作中,需要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,沒人主動來給你講,沒人主動告訴你方法,一切都需要自己主動去學習。前公司新來的同事,經常抱怨,在公司學不到東西,帶她的那個領帶也不教她什么?后來她就辭職了,原因是,在公司學不到東西。等著別人教,沒有自我成長的思維,被動只會讓你越來越被動,你的選擇就會越來越少。無論在什么樣的公司,都需要自己主動學習,軟件安裝不會可以百度,某個效果不會可以百度,某個技能不會可以報培訓班學習......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。
第二大誤區:停止學習停止學習是最可怕的,時代在變,你以前學習的技能,以前的思維和認知,跟不上現在的變化,你就會被淘汰出局。特別是思維和認知的迭代尤為重要,一個設計師的成長最難的不是知識或者技能,而是認知的升級。通過看書、聽前輩的分享、學習,突破自己的認知邊界,思維的高度才是你真實的高度。為什么很多設計師做設計沒想法,就是你的認知不夠,你沒有去學習、沒有去看,你對設計沒有感悟,你腦袋里什么都沒有,靈感從何而來。經常有人告訴你,時間久了就會了,這是最大的謊言,不學習,不自我迭代,時間不會讓你成長,只會把你淘汰。很多人找到工作后就會停止學習,覺得自己的能力已經能夠完成手里的工作,很多人被穩定的假想欺騙,當感到危機的時候才醒悟。比如裁員、跳槽、換工作,才發現這也不會,那也不會,就是因為在穩定舒適的狀態待太久,外面的變化你一無所知。工作再忙,再苦逼,再沒錢,也不能停止學習,選擇可能會錯,方向可能會錯,但有一點一定不會錯,那就是投資自己。我遇見很多找我咨詢的設計師,說了一個相同的問題,“現在工資低,沒錢報班學習”,這就是認知的問題,沒錢就不能投資自己了嗎?學習不是只有報班一種途徑,買本書總可以吧!看大神分享的干貨文章可以吧!還有一部分設計師,沒時間學習,這個問題最為普遍,其實重要的不是花多少時間學習,而是你有沒有堅持學習的習慣,每天半小時看書、學習、練習,堅持一年也有驚人的效果,但有幾個人能堅持每天學習,哪怕每天半小時。“學如逆水行舟”,不進則退,在信息如此豐富的當下,競爭的激烈難以想象,保持學習是不被淘汰的唯一辦法。
第三大誤區:亂學亂學不僅不會讓你成長,反而會讓你什么都不會,學的越多,越什么都不知道。最典型的就是,在工作中是個多面手,在同事眼中你是全能,但在老板眼中你沒有什么突出的貢獻。因為你學得太多,很多還是你目前用不上的技能,所以你沒有精通和擅長的技能。正確的學習原則是只學對自己目前最有用的技能,重點是目前最急需要。比如看一本書,不是從看到尾,而是只看對目前幫助最大的一部分,比如學習技能,學了對你目前有什么改變,如果沒有還不如不學,把時間用在目前需要提升的技能上。《和時間做朋友》的作者李笑來說“我始終相信,不能改變你行為的知識,其實就是無用的。《精進: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》的作者采銅人說,“只有最后能作用于現實的學習,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”。有一位設計師說:自己不知道如何做海報,也不知道如何排版,按理他最應該學的是排版。但他學了C4D和手繪,C4D和手繪對他工作有幫助嗎?完全沒有,反而成了負擔,想用C4D做個效果做不好,想自己畫一幅插畫也畫不好,工作中海報還是做不好。這就是典型的亂學,目前的技能都還沒學好,我不相信你能把新的技能學好,而且能用新技能做出更好的作品,只有學習現在急需的技能對你才有幫助,才能給你帶來更多的效益。(注:本文所指的技能并不是軟件技能,而是設計技能,如,海報設計,品牌設計,電商設計等)很多人就會說:“這樣的話自己不是技能單一,以后出去沒競爭力”不是說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嗎?我學習就是為以后準備。是的,話沒錯,但前提是,你學的知識是和你的目標一致的,很多人沒有目標,就開始亂學。要么不學,要么就堅持學,一個技能學習的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,但很多人才開始就結束。
第四大誤區:膚淺的學上面說了“一個技能學習的結束才是真正的開始”,既然學了就要深入的學習,持續的學習,比如插畫,有些設計師興致勃勃花幾千去學,課程結束就放一邊,以為自己經學會了,其實只是入門罷了。如果自認為已經學會了,那你寫一篇文章或者錄一個視頻把你所學的講出來試試,如果講不出來,就證明你學得還很膚淺,沒能理解。有多少人是把一個課程看三遍以上的,很少,總是在尋求新的知識,每一個知識只學表面,略懂一二就認為自己懂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