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歷年真題不會再考
很多同學會下意識認為,考過的真題就不會再考了,所以忽視了真題的重要性。
其實不是這樣的,要知道,雖然每門考試科目的知識點很多,但是重難點內容是比較固定的。
這些重難點,便會不斷地被用來考察考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。
就像高考,每年總會有一些相似的題目出現。
所以在復習備考時,一定要重視真題,把考點研究透徹。
那么不管這些真題再以什么樣的面目出現,我們都能看到它本身想要考察的知識點,然后順利答出題目。
2.專碩比學碩簡單
專碩和學碩除了學習內容不同外,考試時的英語試題也不一樣。
專碩考試的英語二,要比學碩考試的英語一簡單一點。
因此很多同學都會傾向于,報考英語難度低的專碩。
卻忘記根基自己的實際情況,來判斷報考什么。
要知道學碩更傾向于學術研究,專碩更傾向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,所以二者學習的課程和教學側重點不同。
大家在選擇時,一定要慎重,不要因為英語的難度,盲目選擇專碩。
3.不重視考研大綱
很多同學在復習時,往往只知道看課本和參考書,卻忽視了考研大綱的重要性。
每年考研大綱都會根據現實情況進行改變,因此每年考試時考察的重點也不一樣。
考研初試需要復習的書本眾多,但不是所有知識點都是重難點,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有側重。
而考研大綱,剛好就可以告訴我們知識點的重要程度。
所以大家在準備復習時,一定要仔細閱讀考研大綱,然后制定復習計劃。
4.忽視公共課
考研不僅看綜合成績,還看考生每項考試科目的成績。
因此,每年很多偏科生,都會因此而敗在初試。
因為專業課比較難考查內容比較多,所以很多考生會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專業課。
最終專業課得了高分,卻因為公共課不合格而失敗。
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,政治、英語、數學這些科目的平均分呈下降趨勢,這說明公共課越來越不簡單了。
所以,大家一定要重視公共課,不能大意輕敵。
懂得“一碗水端平”,也很重要~
5.搞錯備考時間
很多人都覺得考研備考時間不能拉的太長,不然臨近考試,會因為疲憊而失敗。
確實,以前出現過復習三四個月,就考上研究生的例子。
但這畢竟是少數,而且人家的基本功放在那里,其次這三個月里人家的復習效率和知識吸收程度,都是我們不可估計的。
所以,備考時間長短要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來定。
當然,學習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不能一開始就每天披星戴月的。
這樣過不了多久自然就會感到疲憊,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。
總之就是一句話,你不是別人,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,大家在復習備考時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做規劃。
?
著作權58非魚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。不是商業轉載,請注明出處。